叮咚音频三周年店庆正式开始,店面展机二手价全清

不从众的少数派:深度评测 Sunset Sound Tutti 话放,在经典与个性间选择声音本真

音质与便携性的完美平衡:PreSonus Eris 3.5 英寸书架式监听音箱评测

掌控移动音乐制作:M-VAVE 移动创作新生态之 SMC 系列控制器篇

移动创作新生态:M-VAVE 蓝牙口袋工作站 SMK 系列 MIDI 键盘 + 合成器评测


音乐制作人必知的几个自动化技巧

官方新闻稿 发布于 昨天 ·

分享到微信

现代数字音频工作站(DAW)提供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控制力,但我们很多人仅仅触及其真正潜力的皮毛。如果在混音中充分运用自动化的力量,将会有怎样的无限可能!


在纯模拟音乐制作年代,最终混音是一项需要协作和亲力亲为的工作。工程师、乐队成员,甚至制作人围聚在调音台周围,在从音轨录制到最终立体声输出的过程中,实时仔细调整旋钮,滑动推子,这并不罕见。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和艺术的盛宴,更会赋予音乐生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有了现代数字音频工作站(DAW),这些关键调整能被预先编程为自动化操作,并以完美精度执行,无需任何人在调音台旁徘徊。不过问题是:我们真正充分利用起这个强大工具吗? 


自动化是失传的混音艺术吗?

虽然大多数制作人都会在音乐中加入一定程度的自动化,但完全融合自动化调整的混音却远非易事。自动化功能通常隐藏在大多数DAW的菜单里,很容易被忽视。然而,因其潜力巨大,即使是那些在模拟时代亲自动手的乐队成员和工程师也愿全心全意地拥抱使用它。


掌握自动化技术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还需要对各种工具有深入理解。凭借这些专业知识,你可以策略性地规划混音,相信自己的直觉,将创意愿景变为现实。想快速成为自动化和混音大师,请回顾我们迷你系列视频《混音画面感黄金三原则》。 

如果你常在工作流建立之后才想到自动化,那么本文就将讨论你可能会忽略的事情,并展示如何充分发挥潜力。 


基础示例——元素介绍

我们来想象一首歌为例,以钢琴独奏和人声开场,营造出一种亲密的氛围。逐渐地,更多音轨加入到第二段主歌,当副歌第一次响起时,整个编曲已显完美形态。对许多人来说,混音会从这里开始,专注于平衡复杂的编曲,但这应该只是整个处理过程中的一部分。 

现在接着想象,如果是以与处理完整编曲相同的方式展开混音,那么独奏钢琴和人声会是什么样的声音呢?它们可能听起来不够丰富,缺乏深度和个性,无法独立存在。这时,自动化功能就可以大显身手。它能让你根据各段落做出定制化混音,在需要的地方展现独有特质,同时为听众创造更具活力、更引人入胜的体验。


什么时候对混响和延时做自动化?

一般来说,任何效果自动化都能有效地为你的结构增添更多动态和变化,然而,混响和延时的自动化却不像简单的高切滤波器那样常见。原因是?或许是因为缺乏创造技巧。这两种效果可以为你的音轨带来巨大变化,在激烈的部分增加强调感、戏剧性和丰满度,同时在较弱的段落区域强化平静感和隔离度。 

例如,一首歌的副歌里通常有更多事情发生,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延时和混响程度来改善——或者相反,减弱这些效果(相对于前一段主歌来说),以在各段落之间做出明显的区分。

 混响和延时自动化最典型最进阶的用法或许就是专注于段落间的过渡。例如,反向混响加上缓慢的音量提升,能营造出甜美的攀升效果。此外,在尾音本应该自然延续的位置,突然自动化切断延时和混响,则可以切实强调歌曲向新段落或结尾的戏剧性过渡。


整个轨道工程的自动化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让创作潜力无限。一些电音大师运用自动化技术让歌曲精细复杂,同时随着歌曲推进,混音调整变化也达到精准无误的程度。何乐而不为?毕竟,这无疑是又一种可靠方法,能确保聆听体验引人入胜、栩栩如生。


想象一下……歌曲在一段令人惊叹的创作编排之后,进到第三段主歌——突然你发现,其形式及混音竟然和第一段主歌一模一样。是不是太无聊了!相比之下,如果混音略有变化,感觉则会完全不同。有些东西不一样了,但你又说不上来是哪里有变。这会给你的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并通过自动化整个混音来实现。 

假设鼓在第一段主歌中主要是充当背景,并且是单声道的。到了第三段,鼓声听起来可以更宽一些,更有力度。 

你不应该彻底地改变整个混音,即使音乐本身没有太大变化,各个段落之间的细微差别也能创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围。比如,你可以将这种自动化技术与新乐器的加入相结合,或者利用它来移除现有乐器。总之,不要害怕做实验。 


添加自动化滤波器

前面说过,我们最常听到的的自动化效果是使用简单的滤波。在各个电音流派中,这种效果在大多数轨道段落上的应用并不罕见。方法很简单:一个低通滤波器,配合缓慢的自动化曲线,直到……砰地一声!变化到来,滤波器被移除掉。这是一种在过渡间创造冲击力的可靠办法,而除此之外,均衡和滤波自动化还有一些其他特殊用例。 

与上述相反的技巧是,用高通滤波器在过渡段中隔离鼓组的高频,然后在下一次过渡时再突然将贝斯和低频一起放回来。你还可以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低通和高通)来挑逗听众,让人产生变化即将来临的错觉,但实际上推迟几个小节才发生。 

在均衡方面,自动化的另一妙用是对特定频段的均衡曲线开启或关闭。比如,你可能决定稍稍衰减钢琴轨道的低频,因为它与贝斯音轨有冲突。但是,如果你刚做完调整,接下来的段落里却只有钢琴,而没有贝斯演奏。那怎么办?这种情况下,你就可以做自动化把低频加回来,让听众能感受到独立钢琴音轨的饱满度。


彻底删除元素

另一个简便可靠的自动化技巧是移除不同元素,我们可以使用自动化包络来突然切断它们以进行过渡,或者通过淡出使之逐渐消失。无论哪种方式,重要的是要记住,音乐创作中那些喘息和静默的时刻与充满动感的副歌或强劲的贝斯线同样重要。


将元素移除与混响/延时的过渡自动化相结合,可以真正将轨道过渡提升到新水准。操作虽如此之简单,但却能有效地区分出你是音乐制作的行家里手还是业余爱好者。所以,我们非常鼓励大家在这方面进行实验。 


使用自动化声相创建不断演变的轨道

在前面“添加自动化滤波器”的段落中,我们简单提到了为钢琴轨重添低频的想法。在此,我们更进一步探讨。你可以将这种EQ混合自动化与立体声声相效果相结合,来创建出真正不断变化的混音。 

在我们上面讨论的钢琴例子中,假设低切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钢琴与贝斯融合。而当你将一把高频丰富的小提琴声相移到右侧,将一把低沉浑厚的大提琴移至左侧时,可能也是出于同样原因。这样每个元素在混音中就都有自己的空间。不过,我们现在是添加一条自动化曲线,让乐器互换位置。


我们可以调整任意可能添加的融合均衡曲线来反映这种变化。如果贝斯稍微向右移动,钢琴的低频也能轻松地过渡到新腾出的空间。结合使用这些自动化技术,可以让听众沉浸在一个真正充满活力和呼吸感的混音中。不过,在用这类方法时,重要的是要以平衡且通常微妙的方式协调地移动元素。生硬、突兀和粗暴的移动可能会造成听感过于混乱和怪异。

这是一项简练却实用的自动化技术,在一段重复音乐中从左往右简单地连续扫动乐器。将其与滤波器的交替脉冲相结合,你就能让停滞的合成器乐段转化为震撼而富有质感的音乐织体。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利用自动化技术将自己的混音提升到全新创意水平。想要了解更多有益的混音技巧,还可以回复早前的文章《给音乐制作人14条DAW工作流程提效小建议》。



想即刻在你的DAW里尝试使用所有Waves插件?马上了解并试用Waves创意通订阅服务吧! 

音乐创意无限,音频终极体验
www.waves.com


文章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_-aSAlZtm46_QWG3GJc4qg

转载新闻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暂无评论